久久艹国产视频/不卡视频在线/夜夜嗨蜜乳av/9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桃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 登記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成立時間:1991年1月

感受川蜀文化 走近紅色巴中

來源:東方文化教科文新聞中心


巴中市地理位置

巴中市位于四川省東北部,1933年川陜蘇區設特別市,1993年成立地區,2000年撤地設市,轄南江、通江、平昌三縣,巴州、恩陽兩區和巴中、平昌兩個省級經開區,幅員1.23萬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為271萬余人,是秦巴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中心城市、原川陜蘇區中心城市,也是“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

地理位置獨特。地處中國秦嶺--淮河南北分界線以南,是成都、重慶、西安三大都市的幾何中心,是聯結“一帶一路”和成渝—關天經濟區的重要節點,正加快構建以1個機場、4條鐵路、10條高速公路為骨架的“六縱六橫三環一航”綜合交通體系,區域交通樞紐地位日益凸顯。

2021年09月02日  四川巴中市南龕區管委會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委會
                                健康中國工程管理委員會的主管領導在巴中 召開研討會     
 

歷史文化厚重。巴中是巴人的故鄉、巴文化的中心,5000年前古巴人在此繁衍生息,孕育了“忠勇信義”的巴人精神,米倉古道縱貫南北、繁華千秋。1900多年前置縣建制,楚漢爭戰古跡至今猶在,三國張飛厲兵牟陽城,唐太子李賢攻書章懷山,初唐文學家王勃游歷柳津渡,盛唐彩雕摩崖石窟名揚華夏。巴中紅色文化彪炳史冊,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446位共和國開國將帥曾在這里浴血奮戰,孕育了“智勇堅定、排難創新、團結奮斗、不勝不休”的紅軍精神。平民教育家晏陽初、探月總工程師吳偉仁、中科院院士韓杰才等都是巴中兒女的優秀代表。

自然資源富集。這里是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北緯31°的獨特氣候賦予大自然豐厚饋贈,擁有野生動植物2400余種,石墨儲量亞洲領先,“通南巴構造帶”天然氣儲量豐富,農產品有機富硒,是久負盛名的“中國銀耳之鄉”“中國富硒茶之鄉”“中國南江黃羊之鄉”“中國溶洞之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四川盆地北緣山地重要生物基因庫”。

生態環境優良。2020年森林覆蓋率63%,空氣質量優良率96.7%,有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1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21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4個國家森林公園;核心區830平方公里的光霧山紅葉美輪美奐,“環中國國際自行車賽皇后賽道”馳名中外,是中國自駕游目的地試點城市和森林康養旅游目的地。

紅色巴中 紅遍全國! 

巴中是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陜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和首府。這里有全國規模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全國規模最大的紅軍將帥碑林紀念園、全國規模最大的紅軍石刻標語園。革命戰爭時期,10個人中,就有1人參加紅軍;12萬人參加紅軍,4萬余人犧牲。

一年一清明 一歲一相思

《新聞聯播》《新聞直播間》

央視、川臺多個媒體和欄目

聚焦紅色巴中 講述紅色歷史

追思先烈 祭奠英魂

截至今天上午

紅色巴中已獲央視用稿10余條

央視還在繼續關注紅色巴中~

4月3日《新聞聯播》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

4月3日,央視《新聞聯播》“【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祭英烈學黨史 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播出,節目走進了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報道我市把黨史學習教育與組織干部群眾瞻仰祭掃烈士陵墓相結合,在清明之際,數千名干部群眾在這里追思先烈。節目介紹到,25048名紅軍烈士在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長眠。

4月4日《新聞聯播》

人民不會忘記:劉伯堅 生是為中國 死是為中國

“帶鐐長街行,志氣愈軒昂。拚作階下囚,工農齊解放。”這是巴中革命烈士劉伯堅被捕游街示眾后在獄中寫下的《帶鐐行》。在獄中的十多天里,劉伯堅一連寫了四封家書。

《新聞聯播》以4分27秒的單條帶領大家重溫這些珍貴的家書,感受革命者的崇高氣節和堅定信仰。

人民不會忘記:名字無人知曉 功勛與世長存

4月4日,央視《新聞直播間》欄目以“名字無人知曉 功勛與世長存”為題,報道了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是全國安葬紅軍烈士最多、規模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這里長眠著25048名紅軍烈士,其中無名烈士就有17225位,他們的名字無人知曉,但是他們的功勛卻永遠值得我們銘記。

4月4日《新聞直播間》

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青山埋忠骨 紅星照后人

4月4日,中央電視臺十三頻道(新聞頻道)清明特別節目以“青山埋忠骨 紅星照后人”為題,通過現場直播,講述了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是紅軍為自己的戰友修建的陵園,一個五角星代表了一個無名的烈士,也代表了一座不朽的豐碑的紅色故事。同時,節目還現場連線了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祭拜活動,每年清明之際,巴中干部群眾都會來到這里,緬懷先烈,追憶紅色精神。

4月4日《新聞直播間》

人民不會忘記:劉伯堅 用生命和信念吟成的詩歌

4月4日,中央電視臺十三頻道(新聞頻道)清明特別節目播出“重讀紅色家書劉伯堅烈士”,講述了劉伯堅被捕后,敵人押著他走過大街時,慷慨吟誦的一首革命詩篇《帶鐐行》,字里行間閃爍著鐵骨錚錚、頂天立地的英雄光輝,這是劉伯堅用生命和信念吟成的詩歌,同時被毛澤東譽為我黨我軍政治工作第一人

4月4日《新聞直播間》

人民不會忘記:無字的墓碑 無私的守護

4月4日,中央電視臺十三頻道(新聞頻道)清明特別節目播出“人民不會忘記:無字的墓碑 無私的守護”,講述了王坪村村民王建剛一家三代常年義務守護著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里的革命先烈,他們把紅軍恩情銘記在心,一代一代傳承著紅軍精神,不斷發揚光大。

人民不會忘記:牢記先烈遺志 澆灌幸福美好生活

4月4日,中央電視臺十三頻道(新聞頻道)清明特別節目播出“人民不會忘記:牢記先烈遺志 澆灌幸福美好生活”,講述了在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祭掃人群中的紅軍后人張偉銘記祖上遺訓,代代都有人參軍,不忘初心,以及來自五湖四海的紅軍后代來到紅軍烈士陵園銘記與傳承先烈遺志,共同澆灌幸福美好生活。

4月4日《共同關注》

今日清明·祭英烈 家國永念: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 青山埋忠骨 紅星照后人

4月4日,中央電視臺十三頻道(新聞頻道)清明特別節目播出“今日清明·祭英烈 家國永念: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 青山埋忠骨 紅星照后人”,講述了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每年清明時節,各地的干部群眾都會來到這里緬懷先烈,追憶紅色精神。

4月4日《中國三農報道》

四川巴中:祭英烈 紅色精神引領新征程

4月4日,中央電視臺十七頻道(農業農村頻道)播出“家國清明憶先烈 四川巴中:祭英烈 紅色精神引領新征程”,講述了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這里長眠著25048名紅軍烈士,巴中的數千名干部群眾,緬懷革命先烈,讓紅色精神引領新征程。

4月3日《國防軍事》

清明祭英烈:無名的墓碑 無私的守護

4月3日,央視《國防軍事》以“清明祭英烈:無名的墓碑 無私的守護”為題,報道了在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里,深埋著17225名沒有留下姓名的英烈忠骨,他們的年齡、籍貫不為人知,也沒有留下一張相片,但英雄永遠不會被人民忘記,清明之際,每天都有很多群眾來到這里緬懷革命先烈,很多戰士犧牲時,沒有留下包括姓名在內的任何信息,在他們的墓碑上,只有一顆殷紅的五角星。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
承辦單位: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廣告總代理:北京中聞視媒廣告有限公司
電話:010-67133538
郵箱:cneescc@163.com
京ICP備18040214號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本站關鍵詞: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官方網站 | 東方文化研究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 | 東方文化教科文專業委員會